酒店家具定制涉及设计、生产、安装等多个环节,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少“坑”,需要提前规避。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避坑建议,供参考:
一、设计阶段的坑
-
设计脱离实际需求
-
设计师仅追求美观,忽略酒店定位(如商务型、度假型对功能的需求差异)、客房尺寸或运营效率(如清洁便捷性、耐用性)。
-
建议:提供详细的酒店平面图、客房数量及使用场景,要求设计方出具3D效果图并确认细节(如插座位置、储物空间等)。
-
-
定制与标准化的矛盾
-
过度定制导致成本飙升,或后期维修时配件无法通用。
-
建议:优先选择模块化设计,部分部件(如衣柜、床头柜)采用标准化尺寸,便于后期更换。
-
二、报价与合同陷阱
-
低价诱导,后期增项
-
报价时隐瞒运费、安装费、五金配件(如铰链、导轨)升级费用等。
-
建议:要求分项报价(材料、加工、运输、安装),明确增项条款,合同注明“总价不超过预算X%”。
-
-
材料混淆
-
用“实木贴皮”冒充纯实木,或宣称“E0级环保”但无检测报告。
-
建议:合同中明确材料学名(如“白蜡木实木”而非“优质木材”),索要环保认证(如FSC、CARB认证)。
-
三、生产与质量风险
-
代工转包,品控失控
-
酒店家具定制工厂将订单转包给小作坊,导致工艺粗糙、工期延误。
-
建议:实地考察酒店家具生产工厂,确认生产线和过往案例,合同中注明“禁止转包”。
-
-
细节工艺不达标
-
边角未做防撞处理,抽屉导轨承重不足,或漆面易划伤。
-
建议:要求提供样品,验收时重点检查五金品牌(如百隆、海蒂诗)、接缝处理、耐磨性。
-
四、物流与安装问题
-
运输损坏责任不清
-
家具到货后发现磕碰,酒店家具定制厂家与物流互相推诿。
-
建议:购买运输险,验收时拍摄开箱视频,明确损坏赔付流程。
-
-
安装不专业
-
安装团队不熟悉酒店家具(如隐藏式螺丝、智能家具布线),导致功能缺陷。
-
建议:要求酒店家具定制厂提供专业安装团队,安装后测试所有功能(如电动床、灯光联动)。
-
五、售后与维护盲区
-
保修期缩水
-
口头承诺“保修5年”,但合同仅写1年。
-
建议:将保修范围(如结构开裂、五金损坏)、响应时间写入合同。
-
-
备件供应不足
-
特殊定制家具的配件(如异形玻璃、雕刻饰面)断供后无法维修。
-
建议:要求酒店家具生产厂家预留5%-10%的备用材料,或选择通用配件设计。
-
避坑总结
-
前期:明确需求,实地考察酒店家具定制工厂,细化合同条款。
-
中期:紧盯样品质量,分阶段验收(白坯、成品、安装)。
-
后期:保留沟通记录,确保售后保障。
如果需要进一步筛选供应商,可关注其在连锁酒店项目的经验,并索要过往客户案例实地考察。